吃素是一种道德选择吗?

发布时间:2024-06-24 来源:新闻中心

 

  《不流血的革命:素食主义文化史》是西方素食主义文化史专著,作者特里斯特拉姆·斯图尔特详细论述了从1600年到现代,从印度到欧洲,从培根、伏尔泰到梭罗、甘地、希特勒,西方400年来“素食主义”观念的演变历程。

  在西方文明史中,160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文艺复兴的思想演变起点、东印度公司专业殖民化的开始。除此之外,张劲硕也表示1600年同样是考察野生动物灭绝的关键一年。地球上很多动物的灭绝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第六次大灭绝与人和动物的密切相处有关——动物的灭绝和消亡与人对自然的掠夺和饮食有极大的关联。

  这本书以此为起点,探讨了从印度到欧洲,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肉的利用的看法。而素食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倡导,与人的思考和认识密不可分。承接新书的内容,邱仁宗、张劲硕、苗炜、张思四位嘉宾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就素食本身的价值与伦理,以及商业利益与人类饮食的矛盾做了分享。

  张劲硕认为,讨论素食这个主题的时候,首先要回归科学。而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吃素食符合自然规律。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灵长类动物将近600种。在这近600种灵长类动物中,绝大多数为杂食动物。素食和肉食的营养对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素食中的淀粉类食物作为膳食宝塔的基层,能为人提供基本的营养。从这一角度而言,人的饮食中以素食为主符合人性的自然规律。

  在谈论素食主义的伦理和道德的时候,邱仁宗首先回忆起儿时读过的鲁迅的书籍。鲁迅的书大多充满对旧社会不公平的抨击。“公平”这一议题常常包含以下几个小议题。一是生产方式层面对奴隶、农奴、无产阶级的不公平,二是社会体制对女性的不公平,三是对少数族裔的不公平,如特朗普政府下亚裔受到的歧视。除了经常被提及的这三个层面以外,邱仁宗认为还有对边缘人群的不公和对动物的不公。

  人也是动物,但人却残杀动物。对这些不公平与不平等,大多数人安然处之、不动于心,而鲁迅恰恰为此感到悲哀。邱仁宗表示,我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同时,不能对这些不平等无动于衷。对弱者、对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保护是人类正义秩序健在的证明。

  苗炜认为,吃素隐含着一个道德选择。作者在《不流血的革命:素食主义文化史》一书中列举了很多素食者,他们对素食的追求与政治理想、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他们有改变世间不平等的想法。苗炜还援引了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例子。列夫·托尔斯泰在50岁时经历了中年危机,认为人不应该有财产、土地,也不应该吃肉、喝酒、抽烟,然后他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托尔斯泰还用自己第三本长篇小说《复活》的全部稿费支持了一个教派。这个教派的人从事不抵抗运动、不承认政府,也不纳税。吃素食的习惯与他们的道德选择、与政治运动总是联系在一起。苗炜还认为素食主义者多少会有一种道德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给其他人带来压迫,甚至招致反感——这就让素食这件事变得与伦理、道德水平挂钩,变得更复杂,也更耐人寻味。

  张思作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分享了自身经历。纪录片《从农场到冰箱》描绘的场景让她下定决心吃素。后来在阅读和观影的过程中,她逐渐了解到人的饮食和环境,和某些地方的资源浩劫、饥荒、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养活16个素食者的一片土地,只能养活一个肉食者。改变饮食能让动物摆脱暗无天日的工业化的农场,摆脱悲惨的一生,也能为地球节省资源。同时,素食也让她在摆脱各种激素后得到了更轻盈的身体和更清晰的头脑。为了进一步普及素食知识,她在2013年创办了公众号“素食星球”。

  素食的选择还取决于我们对动物的态度。邱仁宗小时候养过小猫,因此他对动物有特殊的感情,认识到动物也有情感、理智、个性和责任感。他讲了成都的英雄狗妈妈的故事。它的三只狗崽被迫产在河中央的一个小岛,于是它每天三次觅食、渡河、喂食。如果能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的理解,会发现动物其实和人只有程度上的区别,在天性上没有本质区别。

  张劲硕则认为,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动物行为,不能完全以人类的情感和意识去解读。我们对动物的爱让我们招呼猫,但猫走过来回应呼唤未必是因为感情——从动物行为学来讲,这一行为仅只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同时,动物对人的依赖也和基因改变有关。猫狗以及家养的动物被叫做伴生动物(companion animal),动物的演化过程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动物对人的依赖也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是被人类驯化后上千年基因演化的结果。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动物与人类伴生并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它们要求我们提供食物。猫猫狗狗品种多样化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人类会强化喜欢的品种,让两个温顺的品种交配繁殖,让它产生性情更温顺的后代。

  苗炜还认为,食品制造业会让我们在伦理上接受吃肉这件事。比如超市里包装漂亮的和牛肉,花纹像大理石一样,完全没有办法让我们将它和屠宰场产生联想。又如食品制造业批量地产生食物,弥补了农业喂养的不足。而这恰恰是矛盾之处——在素食主义的倡导下,一块土地能养16个素食者、1个肉食者;但食品制造业大规模养鸡又能为更多人提供营养——这两种选择看起来都是正义之举。因此,对素食的难以抉择就在于每个人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但食品工业的爆炸式增长未必仅来自人的自然需求,它还和商业利益挂钩。张思认为人们原来对牛奶的需求没那么高。经过商业宣传后,牛奶销量提升——这和商业利益密不可分。苗炜则认为并非如此,一家5口人吃5个鸡蛋是基本需求,每人吃10个鸡蛋才是商业需求。商业需求让市场供给量远高于实际生理需求量,以满足大家碰撞的欲望。

  同时苗炜还提出,在美食领域,有强大的象征意义。大厨师的高超厨艺,往往以处理肉食和高蛋白食品来展现,没有师傅因为做沙拉或凉菜和拌菜成为名厨。在畜牧业发达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产业人士会宣传吃红肉和男子气概、孩子头脑发育有关。还有七百块的牛排、金枪鱼中腹、精致的日料定食……这些与文化、社会地位相关的声音都会左右我们的选择。吃鸡蛋吃奶酪或者吃素都很容易,最难克服的是我们对美食象征着的好日子的向往。

  当下,有更多的餐厅供应植物食品。咖啡馆能点燕麦奶;麦当劳一类的快餐店供应植物肉汉堡——这象征着素食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共识,代表着意识的慢慢的提升。每个人都可以从健康或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动物的福祉,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哪怕只是少吃一点肉都能对改善环境和动物的处境起到一定作用。素食的文明和健康,需要每个人去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