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贸一体化引领现货交易市场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4-03-06 来源:安全生产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近日,多地发布措施推动内外贸易稳规模、稳增长。其中多项措施与大宗商品行业息息相关,对现货交易市场国际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云南省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优势,近年来着力培育外贸新动能。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中等水准11.9个百分点。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居全国前列,云南烟草、鲜切花出口值居全国第一位。现货交易市场繁荣发展,特色品种多样化,涵盖鲜切花、咖啡、橡胶、茶叶等。2月20日,《云南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发布,提出将有序推进云南特色大宗商品国际现货交易市场建设,强化生产服务、物流集散、品牌培育等功能,促进重点商品交易市场与国内外营销网络相互连通;推动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老挝磨丁经济特区加快建设,鼓励内外贸企业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平台开展跨国经营。为云南省内大宗商品交易买卖平台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推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做出诸多尝试与探索。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依托全国唯一的大豆离岸现货交易买卖平台,积极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线月上线大豆品种以来,围绕“离岸现货交易大豆保税交易库业务”“大豆保税现货仓单质押融资业务”等具有创新性的业务模式,做大做强跨境贸易。2月20日,《深圳市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工作措施》发布,其中重点指出要加快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引导国内外贸易商和加工制造企业热情参加市场交易。加大离岸贸易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依托银行业自律机制建立离岸贸易企业白名单,支持根据展业原则和业务实际,自主决定审核交易单证的种类,支持为诚信守法企业组织真实、合规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提供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加强深港离岸贸易跨境合作,支持前海建设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则持续深化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经贸合作。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大会”,强调优化大宗商品跨境流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能源、矿产品、农产品、水产品、纸浆等大宗商品进出口基地、储运基地,培育中国—东盟大数据交易市场。出台的相关措施中明白准确地提出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铝、锰、糖等商品交易和油品、化工品、再生金属、粮食等进口大宗商品交易。与此同时,广西也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实。2023年,广西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规模达324亿元,同比增长1.6倍。其中对东盟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达124亿元,占比38.3%。主要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规模实现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也在着力推动产融结合、以融促产,为实体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期货日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云南省全力实施内外贸一体化企业领跑者行动。扶持培育年销售额大、内外贸业务并重、处于供应链核心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支持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贸易、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培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深圳市则引导金融机构向大型骨干外贸企业的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供应链金融理财产品。加快开展进口存货、仓单、订单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强化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运用和共享,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企业融资解决方案。

  政策引领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拥有足够的基础制度保障,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国际化进程健康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