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购物车里全是超加工食品?(一)

发布时间:2023-10-21 来源:新闻中心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超加工食品指的是一般必须营养的东西含量较低,同时高糖、高油、高盐并且极度容易过度摄入的食品。

  一旦你开始摄入超加工食品,特别是你在很难过的时候,你可能很难停下吃东西的节奏,最终疯狂地摄入大量这类食品。

  有关证据说明,以超加工食品为主的饮食,有几率会使暴饮暴食和肥胖症,同时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疾病的出现,包括抑郁症、哮喘、心脏病以及胃肠道疾病等。

  编者按: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超级工业时代,日常的“衣食住行”无不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工业制造下的产物虽然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系列好处,但它也给我们带了不少的弊端。其中,影响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特别是如今越来越普及的超加工食品,它甚至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了威胁。那么,什么是超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防止摄入超加工食品?这篇翻译自《卫报》(The Guardian)的长篇文章,原标题是How ultra-processed food took over your shopping basket,作者Bee Wilson在文章中就依次探索了前述问题。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作者引出了超加工食品这个概念,以及其有几率存在的健康威胁。

  大约30年前,我还是个超重的青少年。当时,我有时候一天可以一次性吃6片切成薄片的白吐司,并且每一片都要涂上黄油或者果酱。我还记得,每次从塑料袋中拿出吐司时感受到的那种如海绵状的质地。无论吃多少这种从超市买回来的吐司,我都不会感觉饱腹。对我而言,吃了吐司就跟没吃一样。

  有时候,我也会买一盒脆脆的玉米片或者一罐品客薯片。当时我最喜欢的就是酸奶油和洋葱口味的薯片,而且这些口味都是1991年才进入英国市场的,都是比较令人新奇的零食。

  虽然那一罐薯片可以几个人一起吃,但我一个人一次能吃掉整整一罐。薯片上有一层咸味和粉末状的酸奶油涂层,这让我吃了一片又一片,完全是停不下来的节奏。我也十分喜爱薯片的外形设计,就好像屋顶瓦片一样弯曲,放在舌头上还能体会到溶解的感觉。

  然而,每次放纵于尽情享受这些零食过后,我都会自我怨恨般地对着镜子里那张沾满眼泪的脸说,“你到底是哪里出毛病了?”对自身在吃零食方面的毫无控制力,我感觉到很自责。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基本上不再沉迷于白吐司片、含糖谷物以及零食薯片等食品后,我发现我之前提出了错误的问题。我并不应该问“你到底是哪里出毛病了?”,我应该问的是,“食品到底是哪里出毛病了?”

  上个世纪90年代,还无法用一个词语来涵盖我所迷恋的所有食品。一些我过度摄入的食品,比如薯片、巧克力或者快餐汉堡包等,可以归类为垃圾食品,但其它如面包和谷物食品则更像是日常家庭主食。

  这些食品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一旦你开始吃过后,特别是你在很难过的时候,你可能很难停下吃东西的节奏,最终疯狂地摄入大量这类食品。

  当我以前在吃品客薯片或者白吐司的时候,我也因自己吃东西停不下来而感觉到很失败。我根本就没有想到,将来的某一天,居然能够用一个专业词汇来解释我难以抗拒这些食品的原因。

  而这个词,就叫做“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简称UPF)。它指的是一般必须营养的东西含量较低,同时高糖、高油、高盐并且极度容易过度摄入的食品。

  那么,哪些食品可以超加工处理呢?实际上,更简单的问题是,哪些食品不能够超加工处理?

  前几天,我在火车站的咖啡馆里喝了一杯咖啡。当时,店里销售的各种零食中,没有超加工的待售零食只有香蕉和一包坚果。而其它选择是:经过超加工面包而制成的帕尼尼、调味薯片、巧克力棒、马芬蛋糕以及甜威化饼干。这些都是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的特征是,其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你可能根本没办法识别其基本成分。这些都是调合物而制成的调合物,其原料本来就是高度精炼的成分,比如廉价的植物油、面粉、乳清蛋白和糖等,然后再借助工业添加剂(比如乳化剂)将其混合调合成更美味的食品。

  如今,超加工食品占英国和美国所摄入的卡路里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他几个国家也在迅速追赶。可以说,超加工食品如今已经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这些食品食用方便、价格适中、利润又高、口味香甜浓郁,推广销售力度也非常广,以至于几乎在所有超市的上架食品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你可能对这些食品本身是很熟悉的,只不过对“超加工食品”这个概念没那么熟悉罢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特意就超加工食品与许多朋友沟通过,几乎所有人都想不起在日常对话中曾经听过这个词汇。但一提到超加工食品,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它代表着什么。其中,还有一位朋友还提到了一种描述。这个描述最初来自于美国食品作家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他称之为“可食用的类食品物质”。

  实际上,切片面包或者批量生产的蛋糕等超加工食品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了。然而,更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如今日常所摄入的食品当中,超加工食品的比例甚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一天中不摄入一些超加工食品的话,那简直能够说是不正常的现象。

  你可能会说,超加工仅仅是描述你许多常规生活乐趣的一种浮夸方式。它可能是你早上吃的Cheerios牌麦片,或者是晚上吃的调味酸奶。它是美味的小吃和烘焙的甜食。它可能是鸡块或者素食热狗。它是你在放纵时购买的甜甜圈,或者是在健身房临时增加热量的优质蛋白质棒。它是咖啡中加入的保质期长久的杏仁奶,或者是下午时分所喝的健怡可乐。

  在单独并适量摄入的情况下,这一些产品都能够说是很健康的。凭借超长的保存期限,超加工食品更是被设计成具有微生物学安全性。

  然而,问题却在于,如果超加工食品像当今这样流行的话,它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和影响?

  现有证据说明,以超加工食品为主的饮食,有几率会使暴饮暴食和肥胖症。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过度沉迷于这些超加工食品而自责,但如果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食品的本质就是让人过度摄入的呢?

  2014年,巴西政府采取了相当激进的做法,建议其公民完全避免摄入超加工食品。由于巴西肥胖年青成年人的比例骤增,在2002年至2013年期间,肥胖人数从巴西总人口的7.5%翻两倍之多,增长至17.5%,巴西政府不得不采取这场紧急行动。

  这些激进的全新要求,敦促巴西公民避免摄入零食,并且要在生活中腾出时间来摄入健康食品,尽可能在公司里定时进餐,自己学习怎么样烹饪,以及教导儿童“警惕各种各样的形式的食品广告”。

  在这一系列全新要求当中,可能最违背现行做法的就是,要把食品加工视为公共卫生中最重要的单一问题。这一套全新要求,并没有关切超加工食品的营养成本,比如脂肪或者碳水化合物等,其着重关注的是食品的加工程度,包括防腐、乳化以及甜化等方面。

  除了巴西政府以外,世界上暂时还没有其它政府通过这一种方式来对食品进行分类。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政府的这一系列要求中,还有一条是“避免摄入超加工食品”。该政府毫不隐讳地抨击了快餐和含糖零食,而且还谴责了许多经过重新配方而看起来很健康的食品,包括“精制”人造黄油以及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的早餐谷物麦片。

  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官方的健康饮食指南不难发现,低脂肪的人造黄油和包装谷物麦片仍然是“更健康的”选择。而在英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提醒消费者完全避免摄入超加工食品的话,有点过于极端了。

  过去10年以来,来自法国、巴西、美国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大规模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的过量摄入,与不断上涨的肥胖率密不可分。大量摄入这些超加工食品后,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疾病的出现,包括抑郁症、哮喘、心脏病以及胃肠道疾病等。

  2018年,一项来自于法国的研究追踪调查了10万名成年人后发现,这些实验对象所摄入的食品中,超加工食品含量增加10%,就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整体癌症风险。“超加工”慢慢的变成了衡量现代食品是否出问题的最具说服力的全新指标。

  BIGO的算法团队经过探索,提出了基于风格迁移+ID注入的FaceMagic方案,在生成高清自然人脸的同时能够保持人脸姿态、属性一致。目前FaceMagic已在线上运营,每日用户使用量过百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