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追捧的人造肉是下一个风口? 风光的背后硬伤很扎眼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米乐体育app官网下载

 

  【环球网 记者 陈超】5月20日,国内人造肉概念股上演跌停潮。此前,多家被外界认为涉及人造肉的上市公司几乎是排着队跳出来声明辟谣。其中,不少企业在公告中特意强调,公司与美国Beyond Meat并无关联。有趣的是,美国时间5月2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便暴涨163%,随即引爆国内人造肉概念股,沪深两市十余支人造肉概念股连续数日涨停。

  看好人造肉的名人不在少数,比如比尔盖茨、好莱坞明星小李子都看好人造肉;李嘉诚和谷歌创始人Sergey Brin在过去十年里也投资了不少人造肉企业。目前,人造肉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植物蛋白肉以及清洁肉,也有的称之为素肉和试管肉。前者已经投入市场,其中代表Beyond Meat企业成立十年来也从未走出亏损状态,怎样盈利是一个大问题。后者居高不下的成本一直是市场化最大的阻力。

  提到“人造肉”,许多中国人第一反应是素肉。早在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饭桌上,就已然浮现了的形状像肉却不是肉的豆制品。如今,“丸子、香肠、火腿,鳗鱼”……这些用豆腐、蘑菇等制作出来的“肉”,经过烹调,不仅外观可以以假乱真,吃起来口感也很相似。

  这种肉统称植物蛋白肉,或称素肉,利用植物蛋白原料,主要是大豆蛋白、小麦蛋白、豌豆蛋白等,添加由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红蛋白来制作。

  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化学家波耶研究汽车座垫套皮革的代用品时发现,榨油和制造人造黄油后的大豆残渣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并可缠绕成股。他从中受到启发,试验用这类物质制造清淡而又易消化的“肉类”并研制成功。60年代,人造咸猪肉开始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2006年,Solae LLC公司发明了一种混合型汉堡包,其中夹的肉饼由一半肉一半大豆制成,或者是全豆制的仿真肉,其口味与真肉非常相似。该公司认为这种仿真肉会让汉堡包更健康,其中所含的卡路里只相当于同样大小的夹肉汉堡的2/3,而脂肪含量只有夹肉汉堡的一半。

  很多汉堡热衷者都对这个新型健康食品表示欢迎,甚至有人建议麦当劳和肯德基也应该推出健康的豆制品汉堡,这样做才能够避免这些快餐公司多年以来在健康问题上所受到的指责。但同时一些美食专家也指出,豆制品汉堡的口感还未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目前,Impossible Foods公司主打用“植物蛋白”做成的人造肉产品已经在美国和亚洲的 5000 多家餐馆和快餐连锁店销售,今年晚些时候也将会在超市供应。

  试管肉是利用动物体内分离得到的成肌细胞或全能干细胞,将其置于营养液中培养,以促使其形成类似肌肉的组织,其外观、口感类似于传统肉。

  2003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这个设想,并开始进行相关研究,试着采取用细胞培养的方式人工制造肉产品。科学家首先抽取动物身上的“肌肉母细胞”,然后将其放在培养液中生长,在专用的生物反应装置中从一个单细胞开始,经过细胞分裂得到成千上万个新细胞,直到产生足量肌肉组织。理论上,用一个细胞就可以产生全人类一年所需的肉类。

  早在2008年的时候,联合国对试管肉技术的研究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据估计,世界人口在未来的40年内将由62亿增加到90亿,如果人类继续像现在这样吃肉,将会消耗过量的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同时也会加剧气候变化和物种灭绝。

  如果能够人工制造肉类产品,无疑将大大缓解这一难题。密歇根大学进行的同行评审生命周期的分析显示,Beyond Meat的当家产品Beyond Burger(汉堡)与真正的牛肉汉堡相比,用水少99%,占地少93%,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少90%,并且需要的能量比牛肉汉堡少46%。

  2017年,我国与以色列签署一项协议,以色列的高科技“人造肉”企业将有机会进入我国市场。

  为人造肉市场注入另一支强心针除了Beyond Meat股价暴涨外,Beyond Meat的老对手、美国另外一家人造肉企业Impossible Foods(IF),近日获得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

  这两家公司背后的投资者可谓星光熠熠,Beyond Meat的个人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和比兹·斯通,以及麦当劳前任CEO唐·汤普森等。而IF背后,除了有李嘉诚、比尔·盖茨,还有美国网球运动员小威廉姆斯、歌手凯蒂·佩里、科斯拉风险投资、谷歌基金等。

  在“人造肉”之前,“人造奶”已经成功了。在美国,如今非乳制奶类别的市场规模,相当于乳制奶的13%。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intel的测算,2017年美国非乳制奶类别的市场为20亿美元。非乳制奶也是基于植物的产品,它们品类繁多,例如杏仁奶、豆奶、椰奶、燕麦奶等等。它们的包装与乳制奶相似,受众也是原来喝乳制奶的人群。

  目前,植物蛋已经进军中国。环球网财经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到皆食得JUST Egg植物蛋,目前上线天,并宣称0胆固醇、低脂低卡、0抗生素。

  反观国内,人造肉市场尚未被开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现今注册名称带有“人造肉”的企业大约有30家,大多数是在2017年后成立的,有些是2019年成立的。在海外,人造系列产品备受资本关注的多。据CB Insights统计,截至目前,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和Memphis Meats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科技食品企业,累计融资金额已达9.3亿美元。而他们的支持者除了知名的风投机构和个人,也出现了像泰森、嘉吉等肉制品巨头。

  似乎人造肉的前景无限美好,然而现实很残酷。要让“人造肉”真正走向餐桌,还面临一系列难题,所有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问题——居高不下的成本。2013年世界上第一块人造牛肉饼问世时,成本高达32.5万美元。目前在实验室中培育的人造牛肉每千克的生产成本约为1万美元,是现在市场上传统牛肉价格的1000倍以上。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目前仍处于“烧钱”的阶段。由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扩张阶段、且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投入,公司近年业绩均处于净亏损状态。2018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全年营业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169.89%,净利润亏损1.95亿元、同比下降5.57%。公告解释称,随着新产品不断推出以及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但由于仍处于成长期,需要持续在研发、供应链、营销上投入,导致持续亏损。可见,龙头企业在追求无限接近真肉口感及营养配比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不容小觑。

  据《环球时报》,Hampton Creek公司是美国硅谷从事人造食品生产的企业,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曾参与Hampton Creek的B轮融资,其创始人乔希·蒂特里克此前接受采访时说:“细胞培养肉类和传统肉类还有一个有趣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不同的肉价格会不一样,比如蓝鳍金枪鱼会比鳕鱼贵很多。但是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可能完全改变这个情况,蓝鳍金枪鱼的肉并不比鳕鱼肉贵很多,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都一样,都是从细胞培养来的。根据我们对市场的调研,美国消费者关注的一是食品安全,二是食品生产透明度,三是口感。如果我们把这三点都做好,那么消费者接受程度这方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在许多人士看来,人造肉高昂的定价与火爆的市场有一定的文化引导。一方面,西方国家有大批崇尚素食主义的拥趸。另一方面,人们对动物肉制品安全的担忧,也让“人造肉”有了一定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Beyond Meat,还是美国其他从事海鲜、禽类人造肉研发的公司,似乎都喜欢牢牢抓住“商业与地球未来”利益吻合的道德观点。

  尽管人造肉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疯牛病、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带来的困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造肉可以完全解决安全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食品营养专家郭长江教授就表示,有效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和如何促使社会大众从心理上接受人造肉是人造肉将来走向市场所要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