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的“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团队2021年度在食品国际顶尖权威学术刊物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中科院一区Top,IF=12.563)、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 food safety(中科院一区Top,IF=12.811)、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 Nutrition(中科院一区Top,IF=11.176)连续发表4篇高水平论文。论文均以东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孔保华教授和陈倩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团队针对传统肉制品特色品质保持与绿色制造、肉类现代化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肉品品质调控机制与保质保鲜、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等肉品科学前沿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取得的多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传统发酵食品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瑰宝,因其独特的风味、质地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中,乳酸菌是参与食品发酵的核心菌群,充分挖掘乳酸菌的代谢规律是提升发酵食品品质的关键。多年来,孔保华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肉制品风味及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关成果经过整理综述于2020年12月20发表于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 Nutrition(论文链接:),扈莹莹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孔保华教授、陈倩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东北农业大学ESI学科提升计划的资助。
随着现代花了钱的人低盐健康饮食以及营养需求的增加,开发新型肉蛋白产品以及低盐肉制品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孔保华教授带领团队对肌球蛋白在低盐条件下的定向改性策略进行了综述,为开发新型肉蛋白产品以及低盐肉制品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照。相关论文于2021年3月28日发表于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论文链接:)。刘昊天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孔保华教授、陈倩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农业大学ESI学科提升计划和东农学者计划的资助。
肉和肉制品是人类饮食中饱和脂肪酸的大多数来自,然而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孔保华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肉制品的绿色制造,利用植物健康油脂替代动物脂肪,以开发低脂健康肉制品。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 food safety杂志于2021年6月29日刊登了题为“Future trends of processed meat products concerning perceivedhealthiness: A review”(论文链接:)的综述文章。Iftikhar Hussain Badar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孔保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黑龙江省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的资助。
鉴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全世界内的环境、生态、安全问题,人造培养肉的研究已成为了当今肉品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孔保华教授带领团队对人造肉的研究历程、当前的技术挑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综述。相关成果于2021年8月8日发表于《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论文链接:)。张浪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孔保华教授、陈倩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的资助。
据悉,近五年,团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41篇,其中中科院分区一区论文105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2021年度团队申报成功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孔保华教授获得2020年度爱思唯尔(Elsevier)高被引学者称号。团队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思考的能力及诚实的品质,让他们具备基本的“科研素养”和“学术道德素养”的同时,注重多学科之间高度交叉和融合,打造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交流平台。鼓励博士生、硕士生参加高水平本领域国际会议,引导学生在科研中瞄准和聚焦本行业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
孔保华,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级帖获得者。获黑龙江省“龙江学者”和“龙江科技英才”称号,为省级教学名师、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头雁计划骨干成员。任中国畜产品加工学会常务理事,肉品分会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副产品分会副理事长,农业部国家牛肉加工分中心主任。2005—2006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功能性和肉制品加工。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省重点项目、省重点基金等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第1)、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商业总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05年荣获中国肉品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2011年获得为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研人才奖”。2012年获得由中国肉类协会颁发的“中国肉类产业科技领军人物”称号。发表学术论文62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195篇,EI论文78篇,6篇SCI论文为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引论文(top 1%)。编写教材和专著22部。取得授权专利36项。指导博士研究生38人,硕士研究生133人。
2010-2015年东北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硕博连读),导师孔保华
主持教改课题1项,参与2项,主编的《肉品科学与技术》为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讲的《肉品科学与技术》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主持科研项目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黑龙江省博士后特别资助经费(博士后青年英才计划),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资金,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经费,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黑龙江“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子任务,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项目。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30篇,主编轻工业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论著1部,授权专利1项。
欢迎食品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老师及博士生在《食品科学》平台(官方订阅号、官方微博、网易号、今日头条号同步)上免费发布最新原创的科研成果、科研趋势及观点见解,我们将竭诚为大家宣传推介,扩大学术影响力!同时欢迎企业发布最新招聘信息!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宁波和西宁成功召开前两届“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许昌学院于2021年11月27-28日在河南郑州共同举办“2021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