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淀粉肠处于“塌房”状况。起因在于3月15日有新闻媒体报道称,有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甚至有经营宠物食品的商家声称骨泥不建议给人吃。“骨泥”风波出现后,淀粉肠迅速遇冷,厂家遭到退货,小摊销量暴跌。为此,多家淀粉肠厂家贴出检测证明强调未使用骨泥,还有企业董事长直播吃淀粉肠自证清白。
业内专家这样认为,合规生产的食品级骨泥能够适用于淀粉肠,本次“骨泥”风波也反映出淀粉肠行业标准亟待规范。有关鸡骨泥和淀粉肠的相关争议,中国肉类协会正在持续跟踪、分析研讨,联合相关方采取一定的措施,更好地适应人们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需求。
“原先卖得好时,我一天烤过五六百根,现在下班档口,一小时也才两个人买。”3月18日,北京市房山区摆摊卖淀粉肠的李女士说,这两天淀粉肠不太好卖,自己准备歇几天,等风头过了再出摊看看。
3月15日有新闻媒体报道称,五款销量较高的淀粉肠配料表中,包括肉、水、淀粉,白砂糖等调味料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十余种成分,生产商涉及河南开开食品、盘锦宇飞食品、河南双润食品、山东夫宇食品。有河南淀粉肠生产厂家工作人员透露,淀粉肠内肉的含量很少,都是用的鸡肉和鸡骨泥,用鸭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报道还称,出售鸡骨泥的多是经营宠物食品的商家,商家声称骨泥不建议人吃。
相关内容引发网络热议,甚至一度演绎出“淀粉肠中有人不能吃的骨泥”的版本,让淀粉肠遭遇信任危机。
河南一淀粉肠经销商陈先生向新京报记者回忆,此前淀粉肠凭借价格实惠、口感绵密、小摊场景下的烟火等优点,受到消费者喜爱,加上线上营销助推,很快在大街小巷走红,“当时我们要开着卡车提前好几天去厂家门口等货,有货就往回拉。”没想到,曾经供不应求的淀粉肠如今遭此冷遇。
“这两天都在退货,订单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二,淀粉肠这周都在亏钱”,陈先生说,很多客户打电话来退货,“主要是摊主比较多,会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一般是先把厂家检测报告给对方做权衡。”至于存货,会依据情况调节生产后续的订单,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压力。
针对“骨泥”风波,3月16日起,多个淀粉肠生产商相继发出产品检验测试报告和声明,与骨泥撇清关系。河南开开食品声明称,河南省驻马店市和遂平县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对公司做突击检查,公司使用的原料和成品均未使用各种骨泥等原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公司依照国家和企业标准执行,和80%以上经销商具有15年供销关系,随时接受客户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检查。
山东夫宇食品声明称,山东省枣庄市以及公司所属区、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公司现场进行突击检查,生产的食品未使用各种骨泥等原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公司研发淀粉肠20余年,也与中国人民保险签有安全责任险保单,“如受网络传闻影响,无法销售的客户,请联系当地拿货代理进行退货,费用由公司承担。”
河南双润食品、辽宁盘锦宇飞食品也声明称,公司各环节遵照饮食业标准规范操作,原材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从未购进和使用骨泥。
山东夫宇食品还在抖音平台发布了原材料冷库和生产流水线日在生产车间直播淀粉肠生产流程,董事长及另一名负责人出现在直播间,现烤现吃自家生产的淀粉肠,以证清白。
3月18日至3月20日,新京报记者看到,不少淀粉肠直播间都打出“不含骨泥”“没有骨泥”等醒目大字以及检测报告图片。主播反复强调,希望不要因为部分三无厂家的行为误解所有淀粉肠。在电子商务平台搜索淀粉肠,很多产品链接首图也新增了“承诺不含骨泥”等字样。
有山东淀粉肠批发商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自己对接的几家知名淀粉肠品牌没用骨泥,也被无差别误伤,目前能做的就是先将产品与骨泥划清界限。河南双润工作人员说,伴随公司在各平台辟谣,大家听到了企业声音,公司也在和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沟通。
骨泥究竟能否用于食品,也是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鸡骨本身也有一定营养,含有一些胶原蛋白、钙、铁等元素。健康鸡的骨头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加工工艺规范、卫生指标合格的情况下,被做成骨泥,用于淀粉肠等食品并不可怕。厂家使用后,在配料表中应如实标注,告知消费者。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对新京报记者介绍,骨泥在食品中的推广应用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技术类专业科技期刊《肉类工业》2010年发布的《鸡骨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文章中就曾提及,鸡骨泥已被国内外大范围的使用在制作肉饼、肉丸、肉馅、肉松、火腿肠、罐头食品等。像部分网友想象的用吃过的鸡骨头,一点点累积加工生产的方法其实效率很低,不可能赚钱。实际上,目前我国禽类屠宰加工的机械化程度和集中度很高,鸡骨泥只有在工厂化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可供企业使用的原料。但在鸡骨泥的使用上,业内仍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用于食品,特别是能够适用于开发为儿童和老人补充钙质的功能食品。另一种意见是用于饲料,不建议作为食品原料,部分原因主要在于鸡骨作为原料的新鲜性保障还有待提高。
食品工程博士、食品健康科普作家云无心也提到,很多食品生产都分为饲料级和食品级,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要求不同,所以宠物饲料中的骨泥不会被商家建议给人吃。就像饲料中的玉米也不建议给人吃,但不代表玉米不能给人吃。同时,肉制品加工中,骨头从“加工废料”到“制成骨泥”,涉及收集、储存、运输、加工等多个工序。原料到成品能否处于洁净卫生的状态,取决于厂家的技术能力和成本付出。而对于报道相关淀粉肠中的骨泥,真正需要关心的是,骨泥生产厂商有没有食品生产资质,工艺流程是不是满足食品标准,淀粉肠生产厂商采购的是否为食品级骨泥。
对于淀粉肠中的食品添加剂,范志红指出,淀粉肠原料有肉类/鱼类、天然淀粉或改性淀粉、大豆蛋白+动物皮(或乳化皮)、调味品、食品添加剂、肉类香精等。不仅是淀粉肠,现在很多食品都有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艺进步的产物,有些能延续保质期限,有些可以增添风味和改善口感。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含有食品添加剂不代表不安全。
范志红认为,淀粉肠这两年火起来的部分原因主要在于口感。烤淀粉肠时,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糖等特别有利于发生“美拉德反应”,发出诱人香气。同时,改性淀粉和植物胶也让淀粉肠的口感更细腻。相对来说,淀粉肠高淀粉、高热量,营养价值较低。所以消费者购买时也要明白,买淀粉肠肯定不是奔着补充肉类营养去的,更多是像对风味小吃一样为了体会其口感和味道。
伴随企业自证清白和食品专家的陆续科普,不少网友开始为淀粉肠发声,3月18日“肠妃回宫”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二位。然而,淀粉肠是否会得到“复宠”呢?
3月19日,北京一位炸串摊主告诉新京报记者,虽然网上渐渐有更多支持淀粉肠的声音,但线下实际购买的人并没有明显变多。这两天炸品备货中,淀粉肠的量仍是以往的一半,不过凭借多年炸串经验,其淀粉肠还是有一批忠实食客。“估计大家重新接受它还要一段时间。”淀粉肠经销商陈先生也称,短期恢复销售较难,但长期应该是向好的。
高观认为,淀粉肠其实是个老产品,很多人小时候都吃过。过去大家吃淀粉肠,是因为那时肉类供应不足,用红薯淀粉可以补充一些能量。现在仍有以红薯淀粉为主的传统淀粉肠,但市面流通更多的是加了玉米淀粉、香精的淀粉肠,原料和概念已经不一样。
现在肉类供应充足,部分消费者购买淀粉肠,主要是因为它比肉肠价格实惠公道,以及不一样的口感。市场消费是分层的,有需要肉肠的人,也会有需要淀粉肠的人。不同价格段也对应着不同的原料搭配比例,“淀粉肠的长期存在,说明市场始终对它是有需要的,它还是有未来的。但前提是确保质量安全,标明配料成分,具有营养价值,有益身体健康。那些有毒有害、违法违规的产品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有关鸡骨泥和淀粉肠的相关争议,中国肉类协会正在持续跟踪、分析研讨,联合相关方采取一定的措施,助推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人们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需求。
在业内专家看来,此次淀粉肠“骨泥”风波也暴露出行业标准亟待规范的问题。云无心称,肠类产品中,火腿肠是有国家标准的,但“淀粉肠”不叫“火腿肠”,也就不需要执行火腿肠的标准。不同的淀粉肠厂家,可以制定自己的质量标准。
范志红也向新京报记者指出,现在有的淀粉肠蛋白质含量在6%—7%,有的只有2%—3%。对于淀粉肠的配料要求,的确需要统一规范,“把淀粉肠一棍子打死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要避免不正当竞争,应当给淀粉肠建立一个国家标准,用来规范其原料范围和营养成分,让我们消费者吃起来放心一些。”
《火腿肠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归口单位、全国肉禽蛋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振宇近期也回复媒体称,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实施商品名带“肉”的食品标准化工作,过去没有制定“淀粉肠”国标,但考虑到淀粉肠配料表中标注的主要配料有肉类,委员会也将研究是否制定“淀粉肠”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