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聚焦丨我国食品制造业发展情况分析 国际国内均居第一

发布时间:2024-02-13 来源:经营动态

 

  我国食品制造业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均是第一大产业。从国际上看,我国食品制造业是世界食品制造业第一大产业;从国内看,在国民经济工业各门类中,食品制造业列第一位。

  从2016年上半年食品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我国上半年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不计烟草增长6.7%。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6%,食品制造业增长8.7%,酒、饮料和精制茶增长6.3%。

  “十二五”期间,在后期国内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全国食品制造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顺应市场变化,推进结构调整,生产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组织架构一直在优化,区域食品制造业协调发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一是食品制造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2015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年均增长13.25;上缴税金总额9643亿元,比2010年增长71.4%,年均增长11.4%;食品制造业实现总利润8028亿元,比2010年增长56.9%,年均增长9.4%。

  二是企业组织架构一直在优化。2015年食品制造业资产占全国工业总资产的比重为7.1%,增加值占12.2%,利润占12.6%,上缴税金占19.3%。食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食品制造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10年超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公司有27家, 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达到和超过这一规模的食品制造业企业有54家,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百亿元食品工业公司超过50家的发展目标。

  2014年规模以上大中型食品制造业企业共计5789家,占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5.4%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54.0%;实现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62.9%;上缴税金占全行业的83.2%。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万亿元,达到20205亿元,比2014年增长8.4%。“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756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4521亿元,增长2.36倍。2014年全国食品工业总资产6.58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66.6%,年均增长13.6%。

  食品工业是最早开放的竞争性行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食品工业公司已经适应了按市场经济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目前,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88%是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等其他资金来源只占到全部投资的12%。

  四是区域食品制造业协调发展。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前十位的地区是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广东、湖南、福建、安徽和吉林,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328亿元,占全国食品制造业的66.5%。

  “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继续保持了领先和优势的地位,2015年东部地区实现食品工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4.97万亿元,比2010年的3.26万亿元增长52.5%;中部地区借助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食品制造业快速发展;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15万亿元,比2010年的1.45万亿元增长117.2%;西部地区借助政策优势,食品制造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5年西部地区实现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21万亿元,比2010年的1.20万亿元增长84.2%;东北地区实现食品制造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27万亿元,比2010年的0.91万亿元增长39.6%。

  从增长速度上看,“十二五”期间,中部发展最快,西部次之,东北地区最慢。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在全国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例分别为45.1:22.9:19.4:12.6,到2015年发展为42.8:27.2:19.1:10.9。从中看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食品制造业份额占比减少,中部地区份额增加。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食品工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由2010年的54.9%提高到2015年的57.2%,基本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五是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发展较快 。“十二五”期间,2015年食品进出口总额9918亿元,同比下降0.7%。其中出口3806亿元,同比增长1.6%,进口6112亿元,下降2.1%。2011年—2015年累计实现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7408.9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累计增长94.4%。食品出口五年累计2871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的1750.4亿美元增长64%;进口累计4537.9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的2060.3亿美元增长120.3%。

  中央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发展目标: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GDP到2020年翻一番。食品行业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由生存性消费向健康性、享受型消费转变;由过去的吃饱、吃好要向基本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食品消费多样化需求转变。

  食品行业要形成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新常态。食品行业按年均增长5%左右计算,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能达到15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000亿元。“十三五”时期主要是调结构、转方式。这个阶段是食品行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阵痛型。从外部来讲,宏观经济形势形成倒逼机制,总体是要渡难关、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

  食品行业要实现创新发展。首先要拓展发展的空间,要适应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要求。其次是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转化为新业态、新产品。第三是要在生产工艺上创新,产品上创新,行业业态上创新,利用互联网+,形成新的商业营销模式。

  食品行业要形成开放发展的态势。一是全球食品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必将深刻地影响我国食品制造业的发展。二是食品跨国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资本整合。三是要推进双向开放。

  食品行业要提倡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食品行业要有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近些年来,全国许多县市以发展食品工业为重点,带动和引领地方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自2000年以来,中国食品制造业协会每两年开展一次食品制造业强县和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的认定和经验交流活动。截止目前,已在全国培养和认定近200个食品制造业强县和1000多家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这些强县的食品制造业产值均占到全县的经济总量的50%以上。通过大力发展食品制造业,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推动化解“三农”问题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创立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食品行业要聚集特色发展。聚集发展有利于发挥综合优势,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产业贯通,融合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带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有利于产城融合,成为新城镇建设的载体,进而实现农业人口和农产品就地转化,实现食品产业和新城镇建设的融合推进。

  有特色发展就是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确定食品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统筹规划,业态集中,形成优势。

  饮食业尤其要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群众普遍期待,企业责任重大。习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五大亮点:一是严惩违法行为,二是强化全程风险防控,三是强化特殊食品严格监管,四是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五是强化各方责任落实。

  饮食业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一是调整存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消化过剩库存;二是加速主食产品的工业化,适应广大消费者吃的安全、健康、营养的要求,实现家庭厨房的社会化;三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适应我国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需求,实现产品高端化。

  中国网食品频道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打造新闻信息专业分类而成立的行业化线上平台,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健康养生,延伸至整个饮食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中国网食品频道将贯彻国家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监督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的食品新闻资讯,传达国家食品政策,还原中国食品行业真相,从而打造综合化、行业化、信息化、特色化的健康绿色食品安全平台。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自2000年成立以来,陆续实现了中、英、法、西、德、日、俄、阿、韩、世界语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访问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